民臶(臶,音同澗, 焦躁-) 士濫,官滔(得意自滿)
隱相處理, 習以為常 (2014.6.5.本文可能有小錯誤, 請指正) 附 影片
獎勵是給做的好的,做不好或根本不做則沒有損失)
英檢門檻違教育目標的措施,是應該強烈質疑的(教育部是以獎勵的態度學習英文,我們卻訂畢業處罰門檻)
要大人們說声道歉,就是很困難. 因為他們真的不知道自己錯了.
教育部鼓勵國際化,獎勵大專院校提昇學生英文程度 (學校可以得到英文相関教學的補助). 結果學校風行自訂英檢門檻的"處罰"條款. 三年多前許多大學校長(包括國立) 在評鑑時洋洋自得的國際化措施, 為了學生好, 為了學生有國際競力, 用英文教學, 訂英檢門楹. 結果, (好几個學校) 几近於一半的大三, 大四生,無法在五分鐘內,正確寫出星期一到星期日的其中四個字.( 或是十二個月份,,,2/3 )
(*是筆者評鑑南北各校自行測試,測試時間各為五分鐘, 樣品數不夠大).
學校訂違反獎勵精神的” 處罰” 條款, 學生樂得因循,( 聽說因此門檻延畢, 零學分免繳學雜費??? 學校在國際教學評鑑上, 因為高比率四年內無法畢業, 反而得較高的教學成效比序??…. 還真是個錯誤的德政.
(是” 處罰” 條款* -獎勵的定義是按著去做得到獎賞,不按照去做的,則無損失)
鄉愿如斯!! 斯土斯民!! 中國近代歷史給我了誤会, ..會說英文的”買辦”原耒是個有國際觀的貿易人才.. 會說英文的”洋奴”可能是有國際觀的外交人才.
鄉愿如斯!! 哇!! 吾土吾民!! 原來我,是個義和團.
影片中所表現的正是台灣社會今天需要的...
Humble Word - Interesting to watch and to learn.
5 minute episode at the link below is worth watching.
Please watch this - a truly humbling lesson for all of us, adults and
kids.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.php?v=10151533055357725&set=vb.54390772
4&type<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hoto.php?v=10151533055357725&set=vb.543907724&type>
PS: Please forward this to even those whom you don't love!
隱相處理, 習以為常 (2014.6.5.本文可能有小錯誤, 請指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