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新說真傳老子道德經       楊鎮雄 

  

以不更動字句,將老子道德經81篇打散,重新調整編列秩序,整编成道、德、道術致用,决絕四大部分。 

首先展示有關論道部分,其再生工程,依五項規劃原則; 

甲,道的名實描述,陳述。 

乙,道的解說,特徵講述,本質說明。 

丙,道的引喻,比方。 

丁,道的發生,發現,認知,存在。 

戊,道的作用,功用,功能,道用 (非致用,非術用) 

新說真傳老子道德經: 

1, 1,序篇。名實: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各,非常名。空間上有() ,萬物母() ;時間上天地,始於無 。觀有無,生滅妙徼。道德經之總序篇。  

道篇集 

(

2, 7 天地不自生,長久在。道的本源常在。 

3, 16,道是自然規律,致虛極,守靜篤,知常道,歸根,往復循環,道不止息,天道長久。 

4, 25,道法自然。人法天地,天地法自然。 

5, 39,陰陽交合,萬物得生。道是事物本質矛盾統一變化過程 

6, 42,道生萬物。萬物負陰而抱陽。 

7, 51,萬物尊道貴德。 

8, 79,天道無親。 

(

9, 4 ,道冲,用之不盈。湛常存,象帝之先。 

10, 41,反者道之動,弱者道之用。 

11, 77,天之道,有餘而補不足;人之道,損不足,奉有餘。 

+ 51(從前之

(

12, 2 ,萬物作而不辭,生而不有,不居,是以不去。 

13, 5 ,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。 

14, 8 喻道,上善若水。 

15, 76,喻道,柔弱勝剛強。 

(

16, 6,綿绵若存,用之不勤。 

17, 47,不行而知。 

+ 41 

(

18, 11,有之以為利,無之以為用。 

19, 13,有大象,為我有身,我無身,有何患。 

20, 14,執古之道,語今之有,知古始,謂道已。 

21, 15,不可識,強為之容。 

22, 21,孔德之容,唯道是從。 

23, 23,希言自然,天地恆久變化。。 

24, 32,道常無名,樸小,天下不敢臣。 

25, 34,大道泛,其可左右。 

26, 40,反者道之動,弱者道之用。 

27, 78,柔弱莫過於水,柔勝剛。 

+ 51 

道篇章,以此。 

  

對於老子道德經81篇的再生重建工程,針對於德的論述,規劃有下列六項區分原則; 

甲,常德與常道分際,體系秩序架構 

乙,常德所合於道者,玄德,上德行為表徵 

丙,常德所合於人倫之道,美德善行體系者 

丁,個人修身之人品,品格,品德 

戊,社會鄉鄰里美德,善行 

己,君王治國玄德、賢德 

  

一般而言,老子行文所言及,德、聖人、君王、知(意識) 、守、棄(行為) 等字句,約略涉及德的範疇。對於81篇,玆檢視得36篇又16餩,合於上端六項原則,簡略說明如下; 

  

(甲) 

1,     篇23,風雨不能久。從事於道者,同於道,德者,同於德。 

2,     篇38,道德仁義忠信禮法。 

+     篇21,孔德之容,唯道是從。 

+     篇51,道生,德畜,物形,勢成,是謂玄德 

(乙) 

3,     篇9  ,功成,名遂,身退,天之道。 

4,     篇10,能嬰兒,滌除玄覽,無垢,能為雌,明白四達,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,是謂玄德。 

5,      篇18,大道廢,有仁義。常德乃顯。 

6,       篇35,執大象,天下往。往而不害。安平太。 

7,       篇48,為學日益,為道日之了;七損。 

8,       篇54,修身家鄉國天下。以所處觀德。 

9,       篇55,知和曰常,知常曰明,益生曰祥。 

10,     篇62,道者,萬物之奧。善,人之寶。 

+        篇38,(從前之) 

(丙) 

+        篇41,上士聞道,勤而行之。 

(丁) 

11,      篇12,聖人為腹不為目。 

12,      篇22,不自見,不自是,不自伐,不自矜,不爭。 

13,      篇24,余食贅行,物或有惡之。 

14,      篇27,聖人善救人,善救物。 

15,      篇28,知守。 

16,      篇29,聖人去甚、去奢、去泰。 

17,      篇33,自知者明,自勝者強。 

18,      篇43,知無為有益。 

19,      篇44,多藏必厚亡。 

20,      篇45,大成若缺。清靜以為天下正。 

21,      篇46,甚愛必大費,多藏必厚亡。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。 

22,      篇47,聖人不行而知,不見而名,不為而成。 

23,      篇50,生生之厚。 

24,      篇52,見小曰明,守柔曰強。 

+         篇9,功成,名遂,身退,天之道。 

+         篇10,符合乙、丁、己原則要求。能嬰兒,滌除玄覽,無垢,能為雌,明白四達,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,是謂玄德。 

+         篇 41,(從前之) 

+         篇55,知和曰常,知常曰明,益生曰祥。 

  

(戊) 

25,       篇49,不善者吾亦善之;不信者吾亦信之。 

26,       篇58,方而不割,廉而不害,直而不肆,光而不曜。 

+          篇45,大成若缺,清靜以為天下正。 

+          篇48,為學日益,為道目損。 

(己) 

27,       篇3,聖人治國,使民無知無欲,使知者不敢為。 

28,       篇17,太上,不知有之。百姓謂,我自然。 

29,       篇19,絕棄。 

30,       篇26,萬乘之君,不以身輕天下。 

31,       篇30,善者果而已。 

32,       篇31,兵者,有道不處。 

33,       篇36,國有利器,不可示人。 

34,       篇37,無為,天下自化、自正。 

35,       篇57,以正治國,以奇用兵。 

36,       篇61,大國以下小國,則取小國。 

+         篇10,能嬰兒,滌除玄覽,無垢,能為雌,明白四達,生而不有,為而不恃,長而不宰,是謂玄德。 

+         篇28,知守。+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篇29,聖人去甚、去奢、去泰。 

+         篇43 ,知無為有益 

+         篇47,聖人不行而知,不見而名,不為而成。 

+         篇49,不善者吾亦善之;不信者吾亦信之。 

老子道德經言德計有,36又16篇章。起於修身養成者計有,14又4篇章;終於君王賢德者計有,10又5篇章。其與孔子儒家有三項本質差異,其一,老子於德之安排有上下分明架構秩序,尊道貴德,天地人,各據特徵,上接天命,下績人世,完整完備,世上獨步首創之哲理,精進無比。其二,老子道家固同於孔子儒家,倡導講求修齊治平,道家德行合於科學精神,緣起於學習意識,知,終於實踐致用,行。戒除棄絕妄念妄行。孔子儒家唯心推崇自性。其三,道家言德,因地制宜,與時俱進,理性客觀。不來大而化之一套,呆板僵化,簡單化,常失之合宜,不能恆久適用,失之普遍性欠缺活力,使之社會、個人生存競爭,處於劣勢。 

  

老子道德經最先頭講述道,道家思想本源的理性科學論述;其後,進入主題,論述德,人世間的各社會層靣,與自身社會外界的地緣地域,之人倫大德,為人處世之道。老子用了多一半的篇幅,着重寫道家思想本體,德行的體系架構、與修身養成。在老子心中,德是意念,意識,自修身養成奠基。絕不是孔子所言,人的自性。現代腦醫學科學最前沿,在於,對於意識存在的空間發掘,內容定義涵蓋,與心靈或神靈功能造化之確認。眾所周知,科學研究須要有哲理引導,哲學上的,說清楚,講明白,才可以去大幹一個熱火朝天,才得勁。沒有清楚認知,其何為意識,何異於三寶大張其鼓下西洋,撈啥呢?不過窮折騰,沒有核心追求理念。德作為是非價值判齗,是社會安定發展的優先根本基礎條件。而道家最終講求致用實踐,完成生命價值追求。 

  

最後收尾,老子道家思想在專注,講述行事為人的道術致用,實踐。其具體內容有8項區分規劃原則; 

甲,修身養成,調適心態,端正態度 

乙,認知事物矛盾本質,一體兩面 

丙,掌握事物變化規律,細察靜動無有,柔弱適應機動,福禍相倚 

丁,實踐致用,道法自然 

戊,建構系統化架構知識體系,大智慧 

己,整合系統,致用,道術相倚相成實現大用 

庚,治術 

辛,兵家,雜家術用 

(甲)

1,     篇56, 不可得而貴,亦不可得而賤。

2,     篇59, 嗇,是謂早服,早服謂之重積德。

3,     篇66, 善下,為百谷王。不爭,天下莫與之爭。

4,     篇67, 慈、儉、不敢為天下先。

5,     篇71, 上,知不知;病,不知知。

6,     篇72, 自知不知見,自愛不自貴。

+     篇77, 為而不恃,功成不處,斯不見賢。

+     (另德篇14又4,從前之 )

+

(乙), (丙)

+      (道篇之屬,11又1篇)

(丁) 

7,     篇63, 天下難事,必作於易;天下大事,必作於細。

8,     篇70, 吾言,甚易知,甚易行。知易行易

+      篇25,( 從前之)

+      篇74 

+      篇11

+      篇43

(戊)

+      篇38

+      篇25

+      篇23

+      篇21

+      篇51

+      篇41

+      篇54.

  

(己)

+      篇57

+      (道術集大成者,孫子兵法)

(庚)

9,     篇60, 兩不相傷,故得交歸。

10,   篇64, 其安易持,其未兆易謀,其脆易破,其微易散。

11,   篇65, 以智治國,國之賊。

12,   篇73, 勇於敢,則殺。

13,   篇74, 為奇者,執得而殺之。

14,   篇75, 生生之厚,是以輕死。

+      (另德篇10又5)

(辛)

15,   篇68, 善為士者,不武,善戰者不怒,善勝者不爭。

16,   篇69, 不敢為主而為客,不敢得寸而退尺。

  

  

决絕,寄望

西周王朝结束,周朝五百年強大安定的體制,分崩瓦解,東周正統皇室式微。國家檔案歷史文獻大吏,老子李聃最終與喧鬧的春秋,絕別,皇天后土,一代師氏傳人,無處安身立命,西出陽關,追尋周裔貴胄,入秦故土,紫氣東來,隱世飄逸而逝,遺下兩行悲愴的低吟,一代宗師心中的理想國度,迎來戰國群雄,逐鹿中原,始皇帝一統江山底定。

17,   篇20, 比之離騷的自述。

18,   篇53, 常使英雄淚滿襟,驪歌悲吟。

三十功名塵於土,八千里路雲和月。

19,   篇80, 戰國時代變調的前奏,老子理想國

  

  

讀老子,吾始於觀察老子思惟方式,千變萬也,在於體會增進高境界人工智慧的開發原理,而今,尚未得真傳,以此收篇段落,告罪先知老子了,後會有期。

 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貢中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