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傳老友楊鎮雄靜心潛讀老子道德經心得
新說真傳老子道德經 楊鎮雄
我是一個老理工男,專攻動力系統與控制工程,與錢學森大師同行,快要活過孔子壽年了,我卻不甘於作老朽、老賊。因為早年曾是十項運動選手,現在心智體能,尚堪比老牛拖大車,勉力尚可為。千百年來,老子一書,增删有之,我斗膽敢為天下先,試把道德經重新編列,再造81篇,我曾總理過台北捷運機電系統工程運營通車,不揣淺陋,現在重操舊業,再生工程,重現古老老子道德經典,以饗中筆兒女後學。
工程啓動,規劃先行。林語堂未更動81篇,曾將道德經重整成七大篇章。我今將以不更動字句,將81篇打散,重新調整編列秩序,整编成道、德、道術致用三大部分。首先展示有關論道部分,再生工程有五項規劃原則;
甲,道的名實描述,陳述。
乙,道的解說,特徵講述,本質說明。
丙,道的引喻,比方。
丁,道的發生,發現,認知,存在。
戊,道的作用,功用,功能,道用 (非致用,非術用)。
一般而言,老子行文甚有章法。當老子所言及,道、天道、上帝,自然、天地、萬物的篇章,大體為與道論述相關的篇章,其與其他着重,如德、術用、治術等旁支明顯有所區分。老子一書用語,前後基本一致,科學化,理性嚴謹。
隨即,完成81篇完整示範性說明,講解。大致為老子對於道的論述,宇宙運行規則,純物質範疇的定理、定律、原則,在形而上的心智層面,予人的啓示展現。繼而,依尊於道,貴於德原則。至於人倫之謂德,人間社會生命追求的大智慧,道德經正覺真經,有以下說明分解,德之真義。
中山先生:人者心之器 論德部分
德是一個與空間關係連繫密切的意念。首先德與道一樣,不是實物,不具備形相,但是在空間環境中,人世間個人獨處,社會群體,也同樣能感知到其不具體的存在。自古早,被界定為形而上的意念。與其這樣同質同類的,還有感情,氛圍這一屬性心智認知感應的範疇,可感知察覺的情況狀態。所有生物界本能,古始即所共有。
空間環境是德本源上的載體,西方人自古所生活的地域及與其集體衍生生活習慣、形成宗教文化,勢必與東亞人差異明顯。而道家之道法自然,世界人間,自然這樣的背景,天地日月星辰,或有地理上經度輕微差異,實際上,不分東西,有舉世共通普遍性,而且恆久存在。
然而,生物界本能所存在的德的意識,是維護個體及集體生存延續的重要功能。人間社會人倫之德,從學習,認知,知識,文化,價值,信仰,是會引導、決定一個社會的盛衰興滅的一個極其重要因素;也是會對個體個人在社會生活生存上,舉足輕重,決定酸甜苦樂滋味。
道家老子論常德 生活的意義在增進全社會人的幸福
我與人交往,習於校內心理學會周二聚會一套,盍各言爾志,系內女漢子,悉能言善道,未來的心理咨詢醫師,長於交談,相互交流,也儘是展現溝通專長,一邊悉心傾聽,善解人意,一邊思索切入核心主題,抓緊要害,委婉陳述,顯擺。知彼知己,各得其所。德非打高空的,如道格物致知,上窮碧落,下黃泉;而是人與人直靣對决,不須顧左右而言他,實對實的真槍實彈,企圖引起對方,生理情緒上,思想行為舉止上變異更張。個人的性格,修養,意識,信仰決定了處理人倫之道。
老子與孔子對天地,人關係態度是風牛馬不相干的,老子是非宗教式的樸素敬畏天地,而孔子是不接地氣,規避生命本質意義的,卻鐵齒一貫,唯心到底,一路走到天黑,2500年到至今公元2021年,許多東烘先生還在食古不化,指鹿為馬,把老子、孔子,魚目混珠一夥,攪和。老子道家思想是具有哲學高度的思惟,天地人有涵蓋,有分際,有連繫,所以完整全面,完備有天高水深度,恆久性,有大致用。
時下,君臣關係時已不存;人婦三從四德已不存;男女倫常貞潔之德已蕩然不存。德如何與時俱進,形成社會焦慮。社會前進要依循常道,然道可道,非常道。而所依者常德,可也。觀老子常德,取法乎上,道法自然,自然終究為真實人世間,恆久長存;繼而其後,美德者。德有三品,常德、美德、善行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。如何知守,绝棄,是足以道家嚴謹的德行體系架構,娓娓道來,說清楚,講明白,至關緊要,中華民族須要再打造一個道家的民族心靈天地。
對於老子道德經81篇的再生重建工程,針對於德的論述,規劃有下列六項區分規劃原則;
甲,常德與常道分際,體系秩序架構
乙,常德所合於道者,玄德,上德行為表徵
丙,常德所合於人倫之道,美德、善行體系者
丁,個人修身之人品,品格,品德
戊,社會鄉鄰里美德,善行
己,君王治國玄德、賢德
一般而言,老子行文所言及,德、聖人、君王、知(意識) 、守、棄(行為) 等字句,約略涉及德的範疇。
老子道德經81篇,依據上端科學方法考察,似乎得出一個非常驚人的獨特發現。老子對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美德善行,完全付之闕如。而在涉及個人修身部分,有30篇之多,難怪老子被道教尊奉為太上老君,成就講求修身功夫上的大宗師,其來有自,名至實歸。與之相對應之儒家宗師孔子,正好形成德行論述上,巨大反差。因之,老子、孔子的道家、儒家的學說,哲學上的論述,在德的鋪陳,確是必須相輔相成,互為補充。而老子道家最為獨步世間的定理,乃是在建立德認知上的架構秩序,基本緣自地緣文化的因素,因之,明辨具體個別的德行,在各層次、界靣,適用性的辨證,是絕對不允許含混、含糊籠统,簡化便宜行事的,若不能對症下藥,是會藥到命除,致命的,不可不戒慎,這是中西交往上的致命盲點、雷區。
統而言之,老子之視德,不僅因地而制宜,尚且,猶可與時俱進之。德源自心理意識,固有其與生俱來,生物本能天性。而文明社會,意識乃是通過社會學習,以形成常德、美德,善行,乃至於形成共同信仰,建立架構社會共同價值觀,臻於增進體現共同幸福的追求
末了,進入到了把書本闔上的階段,慎終如始,小心翼翼臨淵薄冰,人生收尾好,得善終。書好全在收割時,精華精彩悉集於此。
老子道德經最先頭講述道,道家思想本源的理性科學論述;其後,進入主題,論述德,人世間的各社會層靣,與自身社會外界的地緣地域,之人倫大德,為人處世之道。老子用了多一半的篇幅,着重寫道家思想本體,德行的體系架構、與修身養成。在老子心中,德是意念,意識,自修身養成奠基。絕不是孔子所言,人的自性。現代腦醫學科學最前沿,在於,對於意識存在的空間發掘,內容定義涵蓋,與心靈或神靈功能造化之確認。眾所周知,科學研究須要有哲理引導,哲學上的,說清楚,講明白,才可以去大幹一個熱火朝天,才得勁。沒有清楚認知,其何為意識,何異於三寶大張其鼓下西洋,撈啥呢?不過窮折騰,沒有核心追求理念。德作為是非價值判齗,是社會安定發展的優先根本基礎條件。而道家最終講求致用實踐,完成生命價值追求。
最後收尾,老子道家思想在專注,講述行事為人的道術致用,實踐。其具體內容有8項區分規劃原則;
甲,修身養成,調適心態,端正態度
乙,認知事物矛盾本質,一體兩面
丙,掌握事物變化規律,細察靜動無有,柔弱適應機動,福禍相倚
丁,實踐致用,道法自然
戊,建構系統化架構知識體系,大智慧
己,整合系統,致用,道術相倚相成實現大用
艮,治術
辛,兵家,雜家術用
我曾經是-個業餘的作家,現在,我自以為成為專業的寫作者了,有上千本以上的書庫,大部分與手上寫作題材無關,成為負擔,當然有些是文物收藏愛好。寫作老子道家思想,案頭書架堆積近百本書,要翻閱的得有一半,手上不看三五本書,即刻面目可憎,言談無趣。現在,甚至要翻自己過去的筆記了,是有進步可取的東西在了。老友卡爾吩咐我去金山日落區會見,借我陳鼓應著作,拭目以待了。
老子道德經版本,史上有楚簡,帛書,我當然聽過未曾見識,一直想要去加大戴維斯圖書館開開眼界,尚未得逞。范光棣教授,一再以訓詁觀點警示我,不要飢不擇食,誤上他人賊船,確使我知所戒慎。我是早有馮友蘭大師,哲學史,作墊背的。完整版則另有河上公老子章句,林語堂:老子智慧,及范教授中英老子教本。不揣淺陋,我今朝斗膽把道德經81篇,除了首篇序,全部打散,重新編輯,以方便後學者,有利系統性閱讀,快速成才。
重整山河重新整編,新說真傳老子道德經,旨在畫龍點睛,致力於提綱契領,擷取其精要精萃,致力於道用大用老子著道德經苦心詣旨。清點盤面,以收關篇章。科學技術之實踐,道家思想是為其指引,引導先行,大海航行靠舵手,重整河山靠導師。天命之謂道,人倫之謂德也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