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his is a copy for my personal use 電漿處理對於咖啡豆內含物質影響

黃裕鈞。建國高級中學。高二26班
陳緯綸。建國高級中學。高二26班
指導老師: 盧佳欣 老師丁俞文教授
 

you may find research results by googleing  電漿處理對於咖啡豆內含物質影響

 

一、研究動機 咖啡,人類社會流行範圍最為廣泛的飲料之一,已逐漸充斥我們的生

活。根據研究指出,台灣人一年喝掉 28.5 杯咖啡,如此驚人的數字,

讓我們對咖啡的好奇更加深入。我們知道咖啡中含有多種指標性物質,如

脂肪酸、綠原酸等等,且其中的含量多寡可能影響咖啡風味和健康程度, 我們希望能透過實驗室的電漿儀器來控制物質含量,並改良咖啡中的抗菌

及抗氧化等對人體有益的效果以及味道。

 

二、研究目的

 

()了解咖啡豆內所含物質 ()了解電漿基本性質與電漿儀器操作 ()測量咖啡豆內特定物質 ()分析電漿處理咖啡豆對其物質含量的

 

影響

 

三、研究方法 透過文獻分析法和實驗實作法完成此篇論文。文獻分析法為利用

Google 術搜尋查找相關論文以學習背景知識;實驗實作法則包含 萃取、酸鹼度、色度分析、DPPH、感官品評等方式。

 

四、研究架構

 

貳、正文

 

一、電漿

 

 

氣體在高溫或強電磁場下會變成電漿,進而形成帶電粒子。 電漿在過去大多被應用在電子精密工業上,但在閱讀了相關文獻

後,我們相信其在食品工業上的潛力。

 

二、電漿儀器操作

 

 

電漿儀主要分為三部分:氣體供應鋼瓶、流量計和 Plasma jet 如下圖。

 

 

圖二、電漿儀構造

(圖二資料來源:研究者繪製)

 

 

 

 

三、咖啡豆挑選

 

 

本實驗選用原產於衣索比亞科契爾的耶加雪菲水洗咖啡豆,其特 色為果香濃郁、且氣味偏酸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圖三、咖啡生豆

(圖三資料來源:研究者拍攝)

 

四、咖啡豆烘焙

 

 

本實驗以控制烘焙時的風量、烘焙時間和烘焙溫度為參數調整烘 焙深度,並訴求烘焙出均勻的咖啡豆。

下表為烘豆紀錄。

 

表一、第一次烘豆紀錄

 

2018/11/8 咖啡豆重量:79.90 g

步驟        溫度(  C)   時間

預熱        190  231

下豆        116  -

轉黃        158  341

一爆前轉中火        190  503

一爆        197  523

一爆密集        200  528

冷卻        -       841

 

五、色度分析

 

 

利用 color meter 測定樣品的 L,a,b X,Y,Z 值來精確紀錄樣品色 度。

L,a,b 值之 L 代表亮度;a b 代表顏色。X,Y,Z 則為將顏色投影

在三維座標系上。

 

 

 

六、DPPH 抗自由基實驗

 

1,1-二苯基-2-三硝基苯肼,簡稱為 DPPH ,不溶於水,可溶於甲 醇和乙醇,其在溶液中呈現藍紫色,為一種穩定的自由基,是一種常 被使用作為抗氧化指標的實驗。在 517 nm 下會有強吸光,而吸光值 愈低代表抗氧化劑的供氫能力愈強,因此可利用相對於空白對照組的 吸光值下降百分比,可判定各樣品清除 DPPH 自由基能力之強弱。

 

()標準曲線製作

 

1、 配製 Vit C 溶液:0.011 g Vit C 11 ml 溶解,濃度計為

1000

2、 將 Vit C 溶液稀釋成濃度 300 Vit C 溶液 6 ml

3、 濃度 300 位的 Vit C 0.5ml 加入 0.5 ml 甲醇對半稀釋,並重

6 次。(濃度依序為 1507537.518.759.375

4.6875

4、 配製 0.1 mM DPPH 溶液:0.0039 g DPPH 100 ml 甲醇溶

解。

5、 取 30μl Vit C 溶液加入 870μl DPPH 溶液,避光反應 30 分 鐘。

6、 分光光度計以 517 nm 測吸光值。

 

()樣品測定步驟同上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貢中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